廣義&狹義 他空見

廣義&狹義 他空見

廣義&狹義 他空見

覺囊派學者篤補巴說:「佛性為無為法,故常,虛空為佛性,佛性為如來藏,如來藏為無為法,無為法為常,常為法,法為僧,僧為無為法,無為法為常」。這是說,佛、法、僧三寶並非是一個孤懸在彼岸的抽象本體,而是存在於眾生的「如來藏佛性」,它像虛空,非因緣和合而成,非過去、未來、現在,亦非內非外,是無生滅變化的、獨立的、恒常的、絕對的實體,這個實體實際上就是指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命主體。

心就是如來藏佛性,即心即佛,心佛不二,而此佛性有其自性而非性空,常恒堅固而不壞滅,空的、變的是佛性以外的世俗之物。這是本來意義上的「他空見」,即狹義的「他空見」。很多藏傳佛教大師把凡是隨順龍樹、提婆、佛護、清辨、月稱等的「般若中觀」思想者,均判為「不了義自空中觀見」;凡是追隨彌勒、無著、世親之「如來藏佛性」學說者皆判為「了義他空中觀見」。而寧瑪、薩迦、噶舉、覺囊派的教義皆由彌勒、無著、世親之「如來藏佛性學」說而衍生。所以,把這些派別統統納入了「他空中觀」的體系當中。從這個面向來說,一切持「如來藏佛性」學說者,都應該是「他空見」者。這個說法是延伸了的「他空見」,即為廣義的「他空見」。噶舉派的教義以「如來藏佛性」為理論基石,其顯教大手印的內容主要來自《究竟一乘寶性論》。《究竟一乘寶性論》是專門探討如來藏的代表性論典,其中以「法身遍在、真如無差別、眾生有佛性」三義來論述「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問題。噶舉派的學者達波拉傑曾引經據典,論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皆能成佛之義。他引用了藏文《三昧王經》中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小涅槃經》中說的「一切有情皆悉具足如來藏」、《大涅槃經》中說的「就像黃油在浮奶中一樣,如來藏也普遍的在一切眾生中」。

並運用《究竟一乘寶性論》論證回答:
為什麼一切眾生會具有這個佛的內在因素呢?
他回答說:第一,法身空性周遍於一切有情眾生中;
第二,法性真如無差別故;
第三,一切眾生皆具佛種性故。


但與《究竟一乘寶性論》的原文相比較,即可發現有兩點重要的不同:
第一,增加了兩個關鍵的字,即「性空」,
原文說:「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
達波拉傑則說:「法身性空周遍於一切眾生中」。
第二,減去了兩個關鍵的字,即「實有」,
原文說:「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
達波拉傑則說:「一切眾生皆悉具如來種性」。
噶舉派這一增一減,一方面大大淡化了如來藏佛性的「實有」色彩;另一方面,又與非有非無之般若性空學說的理論有了聯繫。

因此噶舉派所倡言的如來藏佛性學說和覺囊派的如來藏佛性學說有著很大的差別:
噶舉派主「中道如來藏佛性」說,即「空性如來藏」說;
而覺囊派提倡「實有如來藏佛性」說。

本文內容編輯自
《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
班班多杰 著

●原文請見:喇嘛網

●本片從覺囊學者所發表的論文中摘句,編輯成為對一般大眾更容易看懂的形式,智慧財產皆屬於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影片,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視頻並開啟小鈴鐺

● 覺囊志願者立場為中立和學術,所有影片都開放各界免費轉貼,但本站與這些轉貼網站無關,管不到他們,也不背書他們的任何政治、宗教立場。請見本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