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佛性實有?

如來藏佛性,是實有嗎?

如來藏佛性,是實有嗎?

「他空見」特點是——「圓成實佛性」是實有、本有。而「世俗妄心」是性空、始有。

寧瑪派隆钦然降巴曾說過:一切有情眾生心相續中,無不具足如來藏無量功德,觀待其本質時,佛功德任運成就,未沾染過失;觀待其表面時,則有煩惱染汙,爾後清淨。

覺囊派篤補巴也有相同的論述:應了知勝義心是於本性有之心,世俗心是於本性沒有之心。「他空勝義諦」常恒不變,周遍一切情器世界,與如來藏同一意義,在因位時即已本有。世俗諸分,乃是自空、斷空、滅空、少分空,從本即無。

這就是說「佛性」是實體,終極、始基,是先天稟賦、無須雕琢的。而「染汙煩惱」則是虛無、表面、外來、寄存、附屬、臨時的。這就是「佛性」本有論、實有論。先有真心、佛性,後來才產生了妄心、煩惱。妄心、煩惱又在真心、佛性之外,如同鐵和鏽的關係。

篤補巴說:他空見的理論在《如來藏經》、《法鼓經》、《智光莊嚴藏經》、《勝鬘獅子吼經》、《無增無減經》、《涅槃經》、《華嚴經》、《寶積經》、《央掘魔羅經》、《金光明經》等中都曾明白講說。又引解釋佛第三時教密意的《寶性論》的本釋和龍樹的《中觀贊》等廣為抉擇。這就是說,「他空見」的理論是來自這些經論。

例如《央掘魔羅經》中一再地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

篤補巴在《山法了義海論》中引用《大涅槃經》說:無為法是大涅槃、常涅槃,常即我,我即淨,淨即樂,常樂我淨是善逝如來,善男子、我是善逝如來藏義,眾生有佛性者,我義。

可見,這些經論的中心議題是:如來藏就是我,我就是佛性,一切眾生都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性。因此,寧瑪、覺囊所持之「實有如來藏佛性論」來自《大涅槃經》等經論。

本文內容編輯自
《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
班班多杰 著

●原文請見:喇嘛網

●本片從覺囊學者所發表的論文中摘句,編輯成為對一般大眾更容易看懂的形式,智慧財產皆屬於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影片,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視頻並開啟小鈴鐺

● 覺囊志願者立場為中立和學術,所有影片都開放各界免費轉貼,但本站與這些轉貼網站無關,管不到他們,也不背書他們的任何政治、宗教立場。請見本站宗旨